卫星运营商需要更加贴近终端用户 | 产业观察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作者 | Kendall Russell (《Via Satellite》)
翻译 | 沈永言(中国卫通 )
当卫星运营商向新的细分市场和客户基础拓展之时,长期可持续性的关键将是与更广泛的电信生态系统结合。在“SATELLITE 2018会展”开放式对话期间,全球五大卫星运营商的行政领导们认为,未来的无线通信将是多面孔的——卫星与地面网络将在各个市场进行相互无缝操作。
Rodolphe Belmer——Eutelsat 的CEO说,他们公司下个阶段的转型内容将包括与大电信运营商结成主要合作伙伴关系。卫星行业的业务是分块的——电视、政府业务、大量的公司远程操作数据。如今,我们正定位于电信公司的补充,将它们的利益扩展到它们的网络范围之外。
Stephen Spengler——Intelsat的CEO回应了Belmer观点。认为由于普遍性、安全性、服务质量、点到多点等方面能力,卫星与其他无线技术天然互补。“重要的是,由于近年来的大量投资和创新,我们在业务绩效和经济性方面我们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据此,我们已经准备好参与更广阔的网络应用了。” Spengler说。
Spengler的观点与Intelsat不谋而合,后者希望与MNO(移动网络运营商)共享资源、互补合作,这个观点也被SES认同。最终,这个公司的目的是找到“实用的方式”,来为各种卫星应用保护C波段频谱,同时减少两大无线系统之间的冲突。
随着卫星公司和电信公司交汇于相同的市场,这种合作将变得愈发重要。驾驶联网汽车或在飞机上浏览Netflix的乘客并不关心他们是否在用卫星,或其它连接方式,他们只希望它“与他们使用的其它网络并无二致”,Telesat CEO——Daniel Goldberg这样说道。最终,为了确保在变化环境下无缝连接,透过各种技术实现一个基于标准的架构就十分关键。Goldberg说:“未来,我们将拥有更多混合、一体化的架构。”
这种融合的真正推手是地面硬件和设备的改进。Mark Dankberg——Viasat的CEO说,它尤其关注终端和其它设备小型化带来的高速数据率的增长需求。“此处一个最为明显的事情是,我需要造出真正小型的天线,来用到这些平台之上。”他说。
根据Spengler的观点,推进地面技术上的这个演进是他们与电调控天线制造商Kymeta结合伙伴关系的动机。他说:“我们投资Kymeta的理由之一是努力激励天线部门。外形、性能、大小、成本必须到位。我们在空间高吞吐量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是在天线方面仍任重道远。”
“构造出一个高大上的卫星,然后再增加一个不能与空间段配套设计的地面设备,将错失良机。” Goldberg补充道。
设计出正确的地面设施发展路径为卫星运营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独立地垂直整合和设计一个端到端的系统更好,还是考虑到现有地面段提供商的技能,做冗余备份?显然,这取决于你问的是谁。对于计划部署新的LEO星座的Telesat来讲,它强烈依赖下游合作伙伴,无意接近终端用户。他说:“我们正在从事一个巨大的雄心勃勃计划,对于我们来讲,建造一个颠覆式基础设施将动用我们所有的能量和资源。试图超越现有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将忽视和减弱应有的价值。”
Eutelsat Belmer的说法大同小异,他指出公司主要关注点是卫星出租率。他说:“对于明天的业务,我们认为,仅靠单一应用不足以用满卫星。我们不得不广开财源,这要求与熟悉各个细分市场的分销商合作。”
可是,这个方式的确有其弊端。也就是说,过于分散可能会脱离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SES的新CEO ——Steve Collar提醒道。过去,卫星行业吃过这类苦头,这也是为何近年来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Collar说:“对于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真正理解需求源泉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的终端用户、我们正在服务的客户是怎么回事,结果是很难看的。”
Belmer承认,近期卫星公司股价相对低迷,这是由于行业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降低了投资者的兴趣造成的。他说,由于一些公司无法兑现它们对股东的红利承诺,一些金融家对对卫星行业另眼相看。那么,Eutelsat的下个步骤就是要证明,视频等老业务仍然可以盈利。同时,公司将试验一些新的应用,如移动,来驱动可预见未来的稳定增长。
Belmer说,他对视频对于卫星的驱动作用的态度相当积极。他说:“收入相当稳健,利润也不错。当我们看看世界各地家庭渗透率,除了美国,到处都在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的业务基础相当稳固、可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保持增长势头。”
对新天空(New Space)的大规模私人资本投资反映出潜在投资者在意卫星行业。传统运营商能否激发同样的热情需要拭目以待,但是,很明显,移动和IOT(物联网)之类应用是有诱惑力的对象。Spengler说:“你不能轻视这些需求。如果方法得当,我们都觉得我们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
LEO能打开亚洲宽带市场大门吗? | 产业观察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尚在萌芽期,实验室的建设极为必要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三):历史节点上的失误和遗憾——尼克松政府的决策失误对美国空间站计划的负面影响
社论: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大航天时代:
跳出航天: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
卫星与网络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